Letters from Iwo Jima
導演:克林伊斯威特
編劇:山下艾瑞絲、保羅哈吉斯
主演:渡邊謙、二宮和也、中村獅童
不知為何會在過年間看了這部電影,如果聽麵條兒的話去看K歌情人,或許當晚的心情會好一些。但如果我看完《來自硫磺島的信》還笑得出來(就像坐在我們旁邊的那幾個年輕人),或許我還能讓感覺稍微麻木。以往的我看這部片子應該會感到憤恨,但在看的過程中,憤恨感早已不知消失到何處,只覺得胸口壓了重重的鉛塊,難以呼吸,感覺愈來愈不可自拔地感到沈重、鬱悶、絕望,這種感覺是歷史上權力與戰爭的愚昧所帶來的至痛,也是導演、演員、及全體劇組的藝術成就。
片中教人沈痛的有兩個因素:其一是看到日軍的成員便知道這是場上帝不會眷顧的戰役。其二是日本境內不予硫磺島的日軍援助,而這裡還只是二次大戰的邊緣戰場(很難不想到歐陸的主戰場,甚至亞洲的戰場上,置身人間地獄的慘虐景象,彷彿世界要因人而毀滅了)。。。。
日軍的陣容有代表小人物心聲的士兵西鄉,他只想回鄉見到妻子與出生後從未見面的女兒,一心求生,甚至常常出現投降的念頭和舉動;代表軍人典範的伊藤上尉,嚴以律己,帶兵也同樣嚴懲苛刻,在軍人的忠貞志節與上級的命令相左時,要求士兵違抗軍令突擊美軍,後選擇與敵人同歸於盡;代表日本殉道精神的大衫將軍,他見大勢已去,便無意奮戰,一心要求全部隊光榮自殺;代表中西衝突/融合的西竹一,曾獲得奧林匹克馬術冠軍,與西方人士友好,卻為效忠國家而參戰,戰情危急時,選擇犧牲自己保全弟兄們的生命;最後還有個人小我與國家大我衝突的代表栗林忠道將軍,他對美國有著一股情誼,對妻與子的思念也有著居家的溫暖,但身為將領,在國家有難時卻自願前往邊陲小島,成為當地的空降指揮官,背負著國家勝負與弟兄生死的重責大任,作戰時身先士卒,手下的軍官卻不服從軍令,而產生難以施展的制肘之虞。
以西鄉的觀點看到各種長官的面目與作風,似乎可以看到戰爭中偉大的人格與武士強調的自殺精神相違逆。而從各長官的角度出發,他們的決定卻都是絕對正確的選擇。電影讓我們清楚看到在一場戰爭中,多頭馬車正如錯誤的決策,是造成失敗的致命關鍵,而處於下勢的低階士兵在這種情況下,生命宛如強風中震顫的火苗,隨時會消散在瀰漫著硫磺味的空氣裡。雖然在所有的精神講話中,無論位階高低,莫不高舉雙手大喊天皇萬歲,但是置身事外的觀眾卻強烈感受到這批軍隊內有幾近分裂的憂慮,外有美軍挾強大戰力的來襲,內憂外患之間,又有日本境內不予救援的的絕望感。西鄉與同袍在長官的要求下,一一引爆手榴彈自盡的一幕,體現了人在預知自己悲慘的命運時,包覆著最深的恐懼、絕望、痛楚與遺憾。
本片除了補充1945年硫磺島戰役的日軍觀點外,也想替為國犧牲的日本軍人致上崇高的敬意,卻在無意間釋放出強烈的反戰精神。電影雖然和觀眾有距離,但這部片卻讓觀眾有極真實的臨場感(有些戰爭片會有殘暴卻安全的距離感),往往在最動人的一刻,下一秒即是迫近的砲火聲,而隨時準備有一群人要犧牲的不安更是盤桓不去,即使有所謂的comic relief(電影與人生巧妙的銜接點,在最悲慘的情況下,也無法達致全然的悲),也無法放下坐在觀眾席上的我心頭的重擔。
片長兩個鐘頭,我看了兩次錶希望能趕快結束,單是看那些畫面,我幾乎就已經無法承受(平時根本不看戰爭片,是因為喜愛克林伊斯威特導演,才進了劇院),想到日軍在那樣腹背受敵的困境中身心折磨煎熬了四十天,就知道為什麼事隔六十年後,我這麼一個局外人在看完這部片後,心裡也會跟著受創。這麼多人的生死,皆取決於少數人假各種崇高之名,行自我膨脹之實,不禁教人對戰爭的本質感到深惡痛絕。
導演克林伊斯威特在這部片中最大的成就便是「回歸原貌」,用日本演員講日語演出日本人的故事(這看似自然的安排,是多少導演莫大的障礙?)及持平呈現一場戰役的兩種觀點(打破以往戰爭正義的一方必正義浩然,邪惡的一方定卑鄙無恥的對立觀)。他擅長的節奏調配在這部片中並不明顯,反倒是氣氛的營造與維持與《神祕河流》的手法非常類似,將觀眾帶入逼真而無路可逃的戰爭氛圍中。
片中我們仍看得出美國的鑿痕,編劇是日裔的山下艾瑞絲與老將保羅哈吉斯。這一點我萬不能再挑剔了,誰能要求美國人如實呈現日本的觀點呢?保羅哈吉斯不是日本人,但是他的劇本向來有著深刻的人文關懷,他對我而言是個感情豐沛溫厚、下筆卻理智精準的奇才。在這部片中可不時感受到他的風格閃現。
片中優秀的演出都歸日籍演員,相比之下美方軍人顯的太臨時演員了(其實我也不明白為什麼他們在美國片中就不那麼突兀,臨時演員的表現應該是相近的,)我想或許我的困惑反倒是對日本的演員群最好的讚譽。
我酷電影網對這部電影有兩篇相當詳盡的幕後介紹:一體兩面與國家衝突。本文第一張圖片亦取自該網,第二張取自《來自硫磺島的信》英文官方網站。
日軍的陣容有代表小人物心聲的士兵西鄉,他只想回鄉見到妻子與出生後從未見面的女兒,一心求生,甚至常常出現投降的念頭和舉動;代表軍人典範的伊藤上尉,嚴以律己,帶兵也同樣嚴懲苛刻,在軍人的忠貞志節與上級的命令相左時,要求士兵違抗軍令突擊美軍,後選擇與敵人同歸於盡;代表日本殉道精神的大衫將軍,他見大勢已去,便無意奮戰,一心要求全部隊光榮自殺;代表中西衝突/融合的西竹一,曾獲得奧林匹克馬術冠軍,與西方人士友好,卻為效忠國家而參戰,戰情危急時,選擇犧牲自己保全弟兄們的生命;最後還有個人小我與國家大我衝突的代表栗林忠道將軍,他對美國有著一股情誼,對妻與子的思念也有著居家的溫暖,但身為將領,在國家有難時卻自願前往邊陲小島,成為當地的空降指揮官,背負著國家勝負與弟兄生死的重責大任,作戰時身先士卒,手下的軍官卻不服從軍令,而產生難以施展的制肘之虞。
以西鄉的觀點看到各種長官的面目與作風,似乎可以看到戰爭中偉大的人格與武士強調的自殺精神相違逆。而從各長官的角度出發,他們的決定卻都是絕對正確的選擇。電影讓我們清楚看到在一場戰爭中,多頭馬車正如錯誤的決策,是造成失敗的致命關鍵,而處於下勢的低階士兵在這種情況下,生命宛如強風中震顫的火苗,隨時會消散在瀰漫著硫磺味的空氣裡。雖然在所有的精神講話中,無論位階高低,莫不高舉雙手大喊天皇萬歲,但是置身事外的觀眾卻強烈感受到這批軍隊內有幾近分裂的憂慮,外有美軍挾強大戰力的來襲,內憂外患之間,又有日本境內不予救援的的絕望感。西鄉與同袍在長官的要求下,一一引爆手榴彈自盡的一幕,體現了人在預知自己悲慘的命運時,包覆著最深的恐懼、絕望、痛楚與遺憾。
本片除了補充1945年硫磺島戰役的日軍觀點外,也想替為國犧牲的日本軍人致上崇高的敬意,卻在無意間釋放出強烈的反戰精神。電影雖然和觀眾有距離,但這部片卻讓觀眾有極真實的臨場感(有些戰爭片會有殘暴卻安全的距離感),往往在最動人的一刻,下一秒即是迫近的砲火聲,而隨時準備有一群人要犧牲的不安更是盤桓不去,即使有所謂的comic relief(電影與人生巧妙的銜接點,在最悲慘的情況下,也無法達致全然的悲),也無法放下坐在觀眾席上的我心頭的重擔。
片長兩個鐘頭,我看了兩次錶希望能趕快結束,單是看那些畫面,我幾乎就已經無法承受(平時根本不看戰爭片,是因為喜愛克林伊斯威特導演,才進了劇院),想到日軍在那樣腹背受敵的困境中身心折磨煎熬了四十天,就知道為什麼事隔六十年後,我這麼一個局外人在看完這部片後,心裡也會跟著受創。這麼多人的生死,皆取決於少數人假各種崇高之名,行自我膨脹之實,不禁教人對戰爭的本質感到深惡痛絕。
導演克林伊斯威特在這部片中最大的成就便是「回歸原貌」,用日本演員講日語演出日本人的故事(這看似自然的安排,是多少導演莫大的障礙?)及持平呈現一場戰役的兩種觀點(打破以往戰爭正義的一方必正義浩然,邪惡的一方定卑鄙無恥的對立觀)。他擅長的節奏調配在這部片中並不明顯,反倒是氣氛的營造與維持與《神祕河流》的手法非常類似,將觀眾帶入逼真而無路可逃的戰爭氛圍中。
片中我們仍看得出美國的鑿痕,編劇是日裔的山下艾瑞絲與老將保羅哈吉斯。這一點我萬不能再挑剔了,誰能要求美國人如實呈現日本的觀點呢?保羅哈吉斯不是日本人,但是他的劇本向來有著深刻的人文關懷,他對我而言是個感情豐沛溫厚、下筆卻理智精準的奇才。在這部片中可不時感受到他的風格閃現。
片中優秀的演出都歸日籍演員,相比之下美方軍人顯的太臨時演員了(其實我也不明白為什麼他們在美國片中就不那麼突兀,臨時演員的表現應該是相近的,)我想或許我的困惑反倒是對日本的演員群最好的讚譽。
我酷電影網對這部電影有兩篇相當詳盡的幕後介紹:一體兩面與國家衝突。本文第一張圖片亦取自該網,第二張取自《來自硫磺島的信》英文官方網站。
2 comments:
呵 給NB公司應該11月就可出版了......
(楞)看不懂這個回應耶。。。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