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驫舞劇場
時間:2010/4/10, 6 PM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一樓大廳
舞台上矗立了一座類似裝置藝術的牛皮紙牆和幾個錯落於牆邊的紙方塊。開場時,五名舞者或輪流或同時以牛皮紙摺、捏、抓、塑出具體的物件並加以使用,雖然我對這種表現手法與舞蹈有何關聯仍在摸黑探索,但看著這些大男孩以牛皮紙作為媒材,創造出高帽、衣裝、鼓,繼而發展出爐灶、平底鍋、鏟、釣魚竿、魚、相機,甚至拿這些紙東西來拍照時,我忽然對自己固著於刻版的藝術分類,竟有非看到台上的「舞者」跳幾步才願意承認那是舞蹈的想法,感到荒謬無稽。同時,我也看到這種創意在北美館演出巧妙結合了舞蹈與摺紙藝術的跨領域合作。這個概念繼續延伸到後來的舞台屏風以及船身。(但節目單上沒有提紙藝創作指導,若是舞者自己發展出來的,我可真要佩服他們了!)
舞蹈部分由集體創作與獨立創作穿插呈現,集體創作在不同主題(如上述的紙藝與戶外活動、跑步與速度、三人組合成類似滾輪機械的翻滾滑動、暗殺與擊倒)的大方向之下,以身體、圓形、線形、視覺錯覺表現不同的速度,饒富趣味與生命力,源源不絕的創意中又有精確巧妙的的執行度,讓我看到他們在遊戲中「玩得認真」,還忽然覺得他們是古名伸舞團的年輕趣味男子版。坐在美術館的地板上,我一點也不覺得無聊,想像力被他們的創意帶著處跑,還得時常在前排動來動去的兩顆頭中間找空隙,不想錯過任何可能在下一秒出現驚奇的片段(不過水中悶氣完全被眾多身影淹沒,真的什麼都看不到)。
獨立創作則不然,這是觀眾看得到舞者個人表現的地方,是從驫舞劇場這個團體變成蘇威嘉、陳武康、楊育鳴、張子凌、黃懷德等不同風格的段落。每段獨舞的確呈現清楚分明的各異風景:有詼諧(蘇)、有思索(陳)、有戲劇(黃)、有現代(張)*、有優雅(楊),但聽說這一場的舞者與原創不盡相同,所以不一定能看出個人編舞風格。(我也想知道是否因不同的舞者而另外編舞?)獨舞幾乎都像披上了音樂,與樂音有緊密的結合,但我個人覺得蘇、黃的獨舞比較融入整個作品,但陳、張、楊那三段,若從作品中抽離,各自成為獨立小品,幾乎可說是完美的,放入這個作品裡反讓我覺得有點不協調,因為音樂的意境似乎整個翻新,彷彿到了另一個時空。
我個人偏好黃懷德和楊育鳴的個人呈現,前者在看似丑角的對話中,流露十足的戲感與喜感,語言及速度的變化恰到好處,從胡言亂語到台語,不時噴出令人噗哧的驚喜,頗有劇場爆發潛力;後者以酣暢優雅的流動線條與音樂結合為一,似乎用舞蹈說了一段愛情故事,我認為絕美。
在六點天色漸暗之時開演,隨著舞作,看到舞台後面窗外的景物與三三兩兩個人慢慢融入黑裡,又因場地關係,暗場時仍清楚看到舞台的一舉一動,都只能感謝北美館提供觀眾這麼特殊的觀舞經驗,而且是免費看到這麼棒的舞作,真是充滿了恩典!
* 在人體滾輪那一段,張子凌的身體質感讓我一度以為他專攻瑜伽,直到獨舞時,他整個人跳脫瑜伽的體形,我才對他的表現為之改觀~~能將技術隱而未現,實屬難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