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5, 2005

登峰造擊


今年的電影看得不多,但受感動的都是美國片,這個現象和我以往幾乎拒看美國片的心態,大幅呈現銳角似的逆轉。先說登峰造擊(Million Dollar Baby)。

老實說,我看看這部電影唯一的目的是想看希拉蕊史旺(Hilary Swank),自從N年前看過她的《男孩別哭》(Boys Don’t Cry)後,就對她的表演印象深刻,說「深刻」尚不足以形容當時看完後的感覺,說得更準確點,是她的表演具有穿透力!她讓我相信她就是BrendonBrendon就是她,而且在我得知真相(乃因她勤做演員功課,致使演技爐火純青)後,仍然頑固地相信她就是劇中人。我還因此對同志的議題開始感到興趣,買了女書店出版的《男裝扮終生》,這兩個作品到現在都還是我的最愛。不過這是題外話~~。

看《登峰造擊》時,對她的表演依舊讚賞不已,但除了她的表演,我還看到又導又演的克林伊斯威特和編劇保羅海吉斯(Paul Haggis)。這三人的組合真是鐵三角啊!當然還有老牌演員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薑是老的辣,其演技自然不在話下。

對克林伊斯威特的印象本來只停留在西部電影。第一次對他產生肯定是看在波士頓看《神祕河流》(Mystic River)時,第二次是在家看《一觸即發》(Absolute Power)的DVD──老實說我對他的導演功力真是佩服至極了!他最擅長的就是我們上肢體訓練時一提再提的「節奏」,還有電影的敘事能力。

《登峰造擊》的節奏緊貼著故事線:電影前半敘述瑪姬拜師學藝、進步苦練、屢戰屢勝,其節奏便一波推一波,緊湊地到達瑪姬挑戰世界女拳王的高峰!後半場描寫瑪姬遭襲落敗、教練法蘭奇悉心照顧,而至瑪姬決意求死,片中的步調忽地緩慢沈重下來,甚至有種時間幽然靜止,隱而不宣的慌寞感。而導演的敘事能力,莫過於以穿插交錯的手法(甚至以一個鏡頭或一個對白便 能)安排伏筆、鋪陳情節,因此整部電影豐富圓潤,俐落完滿地交代了一切。電影長
132分鐘,而我竟渾然不覺:那當然是克林伊斯威特用節奏與敘事技巧把時間濃縮了!但兩個多小時的電影,讓幾個可貴的生命,閃耀著熠熠動人的光輝,後勁力長達月餘。原本覺得片長太長的我,還看了兩遍!

至於編劇的高明手法,對我而言至少有二:重點提示與人物刻畫。重點提示之說雖好笑,但如果不是這樣,原本我一點興趣也沒有的拳擊主題,怎能變成讓我能夠了解(甚至還)喜愛呢?又有誰忘得了那句名言:...boxing is an unnatural act,...everything in boxing is backwards: sometimes the best way to deliver a punch is to step back... But step back too far and you ain't fighting at all. 片中的要角從瑪姬、法蘭奇到艾迪,各個都是立體完整、有血有肉的人,具備充分的動機從事片中的一言一行,輔以深藏不漏的老拳擊手艾迪的旁白,道出拳擊的精神與故事的轉折,當然還有溫馨感人的一面,即使在最失意的片段,他也能從中帶出幽默、力量,和人的尊嚴。

而瑪姬將死之際,法蘭奇才說出“mocuishle”的意思是“my baby”時,不但讓電影很矛盾地到達情緒的最高點,更達到畫龍點睛的神效。(雖然我是哽咽著灑淚看完這一段,卻仍忍不住要為編劇喝采。。。)後來我上IMDB才知道,八○年代我喜歡的一部影集Thirtysomthing,也是他編劇製作的,哇,真是挖到寶了。

在網路上無意間看到黃香瑤的評論,覺得很喜歡,一併看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