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15, 2005

蠔華馬戲團


平頭舞團 (Inbal Pinto Dance Company)
新舞台 10/14/2005 8:00PM

《蠔華馬戲團》並不豪華,內容也不馬戲──英國獨立報評為「超現實馬戲」是以舞團的角度來看才成立的,而整場演出,就純主觀的個人觀點而言,也缺乏引人入勝的魔力,和我預期的表演型態落差甚大。以馬戲的名義推票,觀眾必定會疑惑,應回歸舞蹈類,才能替他們平反伸冤。

六十分鐘的演出,我有一半在想自己的私 事,一半在想這場演出有什麼值得說的?因為我對描述表演的內容或橋段沒有興趣,認為那只能算介紹文字,而不是評論,所以就在想不出有什麼可寫,又沒什麼可 看的情形下,我的人在觀眾席上,心和腦筋卻不時游離出新舞台。或許這場演出對我而言,最恰當的評語是:「優秀舞團的平庸之作」吧……。

原諒我用這麼苛刻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優秀的 作品,但如果要說得更仔細,我認為「技術」或「經驗」上的優秀,平頭都已經具備了──技術包括編舞元素,舞蹈技巧,音樂、服裝、舞監等整體搭配;經驗則是 舞團的演出場次、團員間的合作默契,甚至包括觀摩其他團體舞者,和他們各自接受的專業教育等。平頭甚至稱得上是舞團的佼佼者。這樣的團一站上台,沒有人會 批評為不專業。那麼既然達到專業的水準,嚴苛的觀眾如我想看卻沒有看到的是什麼呢?

是作品看不到生命的深度或厚度!

換句話說,他們的優秀在於舞台水準整齊,他們的平庸在於作品沒有生命,或說傳達的內容模糊不清。

作品中若干片段似有要呈現「巧」的企圖, 但整場燈光偏暗,一些小動作都被淹蓋住了;舞台的運用除了左右和全舞台,似乎也顯得平板;音樂的旋律調性極強連音量都很有搶戲,但曲風鮮明各異,幾乎已經 是完整的作品,不需要撘配舞台了(若真要搭配,就必須有「足以匹配的舞台畫面動作或調度」)。所以舞中那些突出好聽的音樂,數度讓我分心,以為台上的舞者 在演默劇,而音樂是毫不相干的外來因素。舞蹈的編排很現代,也很有味道,但幾個讓人眼睛倏忽一亮的幾個片段(被老先生操控的兩名女舞者,吊鋼索的女舞者和 兩位男舞者的搭配,一群著男裝的群舞),仍是瑜不掩瑕。不過編舞家平頭才35歲,他仍大有可為!

看完後,觀眾熱烈的歡呼掌聲,更讓我有一種深刻的落寞感。這種落寞不是來自《蠔華馬戲團》,而是想到經年來看了些表演,前後對照之下,對歲月的無奈而引發的副作用吧。想起最近看的《環鏡》和《蠔華》,想起1999年看的《哄動》和2000年看的以色列奇布茲現代舞團(Kibbutz Contemporary Dance Company)……當時教人神往的迷醉經驗,如今都成雲煙了嗎?這個作品我在五年前看到會比較喜歡嗎?想到下週有納許的《歲月的玩笑》,呼應了我目前的心境,不禁好奇他會怎麼表現這個主題。但觀眾當久了,我深深知道:不抱任何期望,才是盡量保持中立客觀的良藥。

1 comment:

Jingmin said...

http://persona6.spaces.live.com/Blog/cns!1p_zaipdrt_tdOLLiqCfMp_Q!315.entry